日本美学三部曲之「幽玄」

在日本美学中,有三种特别的美学类别,分别是幽玄、物哀与侘寂,称之为美学三部曲,我们将通过三位松盛优住资深设计师来为大家介绍这三种特别的日本美学在家装设计中的作用与含义。首先我们请到的是深圳南山区松下住空间的设计师钟涛老师,请他为大家介绍「幽玄」之境。

“幽玄这种说法很像修仙武侠小说里才能出现的词汇,它为何成为了一种美学概念?”笔者问道。


“幽玄这个词最早是用来作为形容词描述佛法,所谓佛法幽玄是也。佛法是什么呢?用僧人们打禅机的话去说,那就是不可说。从而形成了一个等式,佛法等于幽玄,幽玄等于不可说。”

“不可说三个字我们很难感觉到一种意境之美,但是如果将其放到美学的虚实之中,幽玄这种美就明亮起来了,它更像一种特别的表达。”钟涛老师说道,“简单来说,就是拐弯抹角,指桑骂槐。古诗中非常擅长这种调调。”


“众所周知,同日本人打交道可能会被他们一个特点所折服,他们通常不会直接拒绝人,而是经常迂回去找各种理由来搪塞,让人很难去琢磨透。这种性格则是“幽”的体现,指意味深长。不直接是一种文明的体现,太直接会让人觉得过于野蛮,所以事情要做的隐蔽,话要说得更加隐喻。「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但是如果这句话写成「就算人们一直在鬼叫老子也要这么干」,那就不美了。”

“在东方美学中,受到儒释道文明的影响,中国与日本文化有一定异同之处。其实很多人可能不了解,中日文化上的异同方面,同远远要大于异的,相同的方面是它的理论,不同方面是它呈现出来的形态。”

“美学是一门哲学的分支,它有唯物主义的说法,亦有唯心的论述。但无论是哪一种学说,都是我们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生命气息,它是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与改造,亦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美学家宗白华认为,美学中有虚实之分,“实”是艺术家所创造的形象,“虚”是欣赏者被引发的想象。对应唯物与唯心,这是一种更高级的说法,虚与实这两个字本身就很美。”钟涛老师说道。

“唐代诗的一首题为我们展示了这种幽的美学。「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这是一种虚与实的感觉,它所呈现出来的那种状态就是幽玄。换句话说,就是以景喻情罢了。”


“西方美学脱胎于雕塑,东方美学源自于汉字书法,书法都是在写文章的,所以,幽玄有它的一定文学意义,毕竟从古至今,日本人也都在学习中国古文。”

“日本人也会学中国古文么?”笔者问道。

“当然要学,日本普通高中有一门课程叫做汉文,其宗旨并不是教会日本高中生学会说中国话,而是一门专门教学生如何读中国古代诸子百家诗歌等文章的课程,它的难度跟中国高中生所学的内容几乎是一样的,而且是必修课,日本人上大学也要考的。”钟涛老师说道。

“日语中虽然有不少汉字,但不学中国话那怎么学中国古文呢?语法结构都不一样呀!”笔者问道。

“汉文这门课最神奇之处是,日本学生需要将中国古文的语法转化成日本的语法进行阅读,其实就是将中古文一个句子中的主语+述语(谓语)+目的语(宾语)转换成日本语法逻辑的主语+目的语(宾语)+述语(谓语)的形式,从而形成了「書き下し文」这种独特的方法,且汉字发音采用日语汉字训读发音。比方说“子曰,温故而知新”,需要通过特别语序的返点转换阅读成「子曰,故温新知」,就变成了「子曰く、故きを温めて新しきを知る」。”

“顺便说一下,「書き下し文」跟日本寺院里读汉文经书还不一样,僧人念经是中文的古代中文发音的拼音方法去读的,而不采用汉字日语训读发音,这种方法称之为「棒读」,可能寺院里坐禅的时候,都会有个僧人拿着一个大棒子,念错了会被打,所以叫「棒读」吧!”钟涛老师说道,“日本无论高中生还是僧人,学中国古文的过程都是血泪史呢!所以,作为中国人,更要把我们古代留下来的经典去好好阅读与理解,这样才对得起我们的民族与文化。”

“在日式家装设计中,如何去用幽玄来表达呢?”笔者问道。

“幽玄虽然拐弯抹角,但这种表达其实是可以获得安全感的。说话太直白了毕竟得罪人,在空间上也是。如果一个空间能一眼望穿,人们身在其中其实不一定很舒适,这就需要我们用隔断来制造出曲径通幽来,从而让空间获得一种特殊的安全感。另外呢,设计师要通过光影与空间来营造出一种朦胧感。”
“除此之外,对于以景喻情也需要我们将自然与小品引入到室内中,让身在其中的人可以体会到景色所带来的哲思。”以上。

您可能还喜欢...